长城小站 ::   长城专题 〉特别专题 〉《黄土高原 百年回望》 李炬追寻克拉克探险队穿越陕甘之旅

  丝绸之路及驿站
General Ma’s Avenue, Kansu. 甘肃的马将军大道。清末宁夏地区属甘肃,这条马将军大道很可能在今宁夏境内。 
 
丝绸之路及驿站
撰文:李炬  摄影:李炬


  
  《穿越陕甘》第六章,克拉克和索尔比前往兰州府之旅,记述了1909年5月6日从西安府开始踏上行程,行走19天抵达兰州府一路上的经历。
  
  他们走过的这条道路,从西安出发途经了咸阳、礼泉、乾州(今乾县)、永寿、邠州(今彬县)、长武、泾州(今泾川)、平凉、静宁、会宁和安定(今定西),到达兰州与探险队其他人员会合。这段路程在中国是一段非常著名的大道,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了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开始修筑“驰道”,名义上是供巡狩之用,更深远的目的是为了“示疆威,服海内”。100年后的公元前112年,汉武帝沿汉御道西巡,越六盘山经会宁,临祖厉河而还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载:“元鼎五年冬十月,行幸雍,祠五畴,遂踰陇,登空同,西临祖厉河而还”,就是记录这件事。
  
  这条道路从平凉以东大约形成于西周,以西形成于两汉,整体形成于唐代,此后,线路走向基本未变,成为陕西通甘肃乃至新疆的主干驿道,史称“奉元北路”、“兰州(皋兰)官路”。
  
 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需求造就了这条古道,西汉时期开始兴盛的丝绸之路,其东段中路正是克拉克和索尔比走过的这条路。历史上各朝代仍沿袭前朝,不断开发整修这条道路,对后来的驿道开拓及近代的公路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  
  丝绸之路分布的疆域很大,这条道路只是它的局部,各朝代不同路段还有其他一些称谓,六盘山以东古称“泾河川道”,泾河发源于六盘山区,远古时代,先民们选择向阳,近水的河谷地带居住生活,开辟道路,沿泾水的道路逐渐形成;翻越六盘山的道路称作“六盘鸟道”,因其山势跌岩起伏,雄伟壮观,最高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,山势险峻,气候多变。夏秋细雨绵绵,云雾缭绕,有时能见度只有10米左右,道路难行;冬季白雪皑皑,结冰路滑,时有车马坠入沟崖(见六盘鸟道图《固原地区邮电志》及新拍照片8951)。
  
  这条古道平凉以东大约形成于西周,以西形成于两汉(其中平凉至会宁、定西至兰州利用了丝绸之路北、中线部分路段),整体形成于唐代,此后,线路走向基本未变,成为陕西通甘肃乃至新疆的主干驿道,史称“奉元北路”、“兰州(皋兰)官路”等。
  
  同治十年(1871年)至光绪二年(1876年),陕甘总督左宗棠为军事战略的需要而整修这条道路,时称陕甘新驿道,百姓俗称“左公大道”。整修后的驿道,路宽一般在3丈,最宽为10丈,可供两辆大车来往并行。整修驿道的同时,左宗棠十分重视路旁植树,驿道旁皆植树一二行乃至四五行,“夹道种树,连绵数千里,绿如帷幄”,蔚为壮观。此即后人所称赞的“左公柳”。左宗棠率领湘湖子弟整修后的这条驿道,对抗击沙俄,收复新疆,维护祖国统一,发展沿途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  
  驿道对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,政权巩固,文化交流,民族融合,起着重要作用。历史上这条陕甘大道上布满驿站。驿站有很悠久的历史,从秦朝开始设置亭,又称邮亭、传舍、或遽。亭是秦朝驿传最基层的机构,又承担过往人员住宿膳食的任务,还承担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。“大率十里一亭。亭,留也,今语有亭留、亭待。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”(《风俗通》)。汉代的亭从职能上已降为服务性的旅店设施,贵族与平民共用。唐代开始有驿站之称,其规模超过前代。宋徽宗宣和年间(1119--1125年),“州、府、县、镇驿舍、亭、铺相望于道,以待宾客”(《永乐大典》)。元代称驿站为站赤,模仿宋代规制也设有“急递铺”,其分工与宋有所不同,主要职责是传递文报,官方运输仍由站赤承担。
  
  
驿使图
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彩绘"驿使图",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。

  1972年,嘉峪关魏晋墓曾出土“驿使图”。图中驿使身穿宽袍,足著筒靴,一手持缰,一手高擎文书,在驿道上纵马驰骋。驿使传书景象,栩栩如生。
  
  明王朝建立后,与北方蒙古人战事不断,除大力修建长城,也更重视驿递建设。朱元璋认为元代称驿站为“站赤”,“俚俗不雅”,诏改“站”为“驿”,恢复唐、宋旧制。并令设置“各处水、马站及递运所、急递铺”。
  
  清代邮驿制度更趋完善,分工也更细,各省邮驿名称大同小异,计有驿、站、塘、台、所、铺等。
  
  

出驿图-克拉克探险队摄

  清末民初裁驿归邮,驿站等设置遂废弛,两千多年的邮驿,至此结束。
  
  邮驿机构的职责划分:驿站大约每隔数十里设一处,驿负责投递紧急公文,迎送过往官员,兼理货物运输;站专事传递军事文报;塘、台专门驰送军情急报,多由军人承担,位于边陲;递运所则是专门承运官方物资的运输部门;铺承办一般公文的传递,递铺是驿站的补充,每十里左右设一铺。清朝中、后期,至左宗棠西征时,驿运设施已千疮百孔,于是下令整顿驿站秩序,驿站功能得到加强。
  
  

骑摩托的邮递员从我身边经过

  
  驿站等设施建设,据清代裴景福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所著《河海昆仑录》载:“自黄冲(今平凉境内)以西,每十里建兵房三间,旗杆台一,土墩五,标明里地”。上面卫所的照片和下面这幅图画正是驿所形象的再现。(七营驼鸣图-《固原地区邮电志》)在中央政府和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激烈的年代里,驿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。因为这里不仅可供住宿和活动,还是一个防御的支点,一旦有敌情,关上堡门就是一个坚固的城堡。而在更多的时候,驿站和关隘要地的驻军营地之间相互依靠,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。
  
  

卫所老照片-克拉克探险队摄

  
  历代驿站名称虽异,但作用基本一致,统称为邮驿(又称驿传)。这六种组织形式,构成清代官方两大通信系统:一是以驿为主的马递通信;二是以铺为主的步递通信。据《会宁县志》: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县城设邮寄代办所,开通会宁至静宁逐日步班邮路,长45公里,邮差2人,在青江驿与静宁邮班交接;会宁至定西逐日步班邮路,长30公里,邮差2人,在定西西巩驿与定西邮班交接。克拉克和索尔比拍摄的下图生动记录了当时黄土沟壑的驿路上,驿夫逐日驮班传递书信的情况。(见牵马驿夫图)
  
  据《甘肃省志-邮电志》记载:“清乾隆五十三年(公元1788年),甘肃主要驿路总长7840里,分东、西、南三条。东路共2310里:自皋兰兰泉驿始,经金县定远驿、清水驿、安定秤钩驿、延寿驿、西巩驿、会宁保宁驿、青家驿、静宁州泾阳驿、隆德县隆城驿、华亭瓦亭驿、平凉县高平驿、镇原白水驿、泾州安定驿、瓦云驿至陕西长武县宜禄驿止。”我觉得这个里程记录的不准,从兰州一路过来刚进陕西境,离西安还三百多里没有计入,这样算下来西-兰驿道总里程将达1300多公里。清代祁韵士19世纪初写的《万里行程记》:“自西安至兰州共一千四百二十五里”,应该更靠谱些。
  
  现在西-兰公路称作G312国道,近年与此国道并行的多数路段修通了高速公路,定名为G22。现代化道路修建了很多桥梁和隧道,使原来两地之间的距离缩短,如今沿G312驾车西安-兰州行驶里程近700公里,如走高速公路,几个小时便可抵达。
  
  在这条路上,至今仍保存有“亭、驿、塘、所、铺”的地名不计其数,比较著名的就有:甘肃平凉花所、宁夏泾源瓦亭、和尚铺、隆德沙塘、神林铺,甘肃静宁界石铺,会宁青江驿、翟家所,定西西巩驿、称钩驿,榆中清水驿、金崖驿,等等。
  
  因为克拉克探险队拍摄的这三张驿夫的照片,我搜集了一些记录当时驿伕情况的史志文献。据《隆德县邮电志》载:清代驿伕虽长年奔波,但年薪微薄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隆城驿8个递铺有驿伕33名。工食银计160.73两,平均每人岁支工食银不足5两。驿伕责任重大,稍有不慎,鞭笞立下。至清末,邮驿弊端丛生,邮驿被各级官吏视为“肥身之道,渔利之阶”,克扣驿银,强征民马、牛、驴、民草的扰民之事层出不穷,驿伕的生活非常艰辛。
  
  看这几张克拉克探险队的老照片,对清末陕甘新驿路上驿伕状况可以有所了解:以马匹为交通工具,统一着装,配备专用统一的皮包,往来信函不多。
  
  

  这几张照片显得这条大道上很冷清,不像汉唐时期记载的,使臣、僧侣、商贾,尽驰此道,大军往来,供应浩繁,川流不息的景象,到是不少被流放的“犯人”在路上。如清朝祁韵士著有《万里行程记》,他是嘉庆初年做官出了差错,因事获罪,被谪贬伊犁。自京师起程,经170余日,计一万余里,对沿途所见山川城堡、名胜古迹、人物风俗、少数民族情况等作了记载,编撰成书《万里行程记》。无独有偶,另一位官至一品,曾任陕甘总督,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,主张严禁鸦片、抵抗西方列强侵略,被中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,也是被谪贬发配伊犁戍边,《荷戈纪程》就是他被流放途中所见情况的笔记。后来走过这条路的还有被发配的官员裴景福,著有《河海昆仑录》,也是详细记载了沿途的见闻。当然还有庚子教案的主谋——山西巡抚毓贤,被流放新疆,比克拉克和索尔比早几年也走过了这条路。克拉克和索尔比在这19天的行旅中,也见到了“流放”这一幕,几个被流放的犯人,穿着破烂的衣服,不仅有脚镣,其中三个犯人的一只腿上还有木枷锁,“荷戈”(背着枪)在流放路上,到达甘肃会宁时的情景。
  
  克拉克和索尔比在这次行程中拍摄的照片有不少张。还有一些没有明确标示地点的,读者可以根据照片回放那个年代的景象,这些照片为我们了解清末这条大路上的情况,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形象资料。
  
  在这条路上的彬县大佛寺西边的石崖上,有一大型横幅标语,是民国29年(1940)交通部西北公路运输管理局制作的,自右至左,隶体横书“我们司机要有前方将士浴血苦战的精神”17个字,下为“交通部西北公路运输管理局制”。反映了抗战期间这条道路上汽车司机运载军队和装备的状况。
  
  
  
  
  

兰州故城
Prev. Page点击此处返回专题首页 [Home Page]
媒体报道
Next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