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赤城探古堡-长安岭堡
|
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,无固定经济来源。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、设计、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,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。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,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。 |
|
二、独石路城堡初探
由于独石路的防御体系早期先以城堡及墩台为主体,百年这后再修筑以边墙。因此,赤城独石路便形成了以边墙为外围前哨,以沿南北向峡谷分布的城堡和墩台为纵深,从而形成了独石路的完整防御体系。其中,城堡和墩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据记载,今张家口地区内有城堡50个,独石路即占20多个,可见当年独石路城堡之重,防御之严密。
短短两天的时间无法将独石路所有城堡进行详细的探寻,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察了所到城堡的保护现状,了解城堡中古庙的历史,以及其他残存的文物遗迹。文中所有的信息来源于实地观察、与老乡聊天所得及一部分有关独石路的参考文献。下面仅是将这些初步的了解作一汇总,有待今后给与完善。
(一)长安岭堡
长安岭是我们此行的首站,在沙城离开京张高速公路,顺着一条县道,过存瑞镇、旧站堡后,翻上一道陡峭的盘山公路,便来到了位于分水岭上的长安岭堡。
长安岭堡位海拔1360米,是怀来与赤城的分界,也是京畿西北外长城的最后一道防线,突破了长安岭便可长驱怀来,直逼内长城,威胁整个昌镇防线的安全。
由于长安岭位于怀来境内,手中又没有更多的资料说明长安岭是否归独石路,但因此是此行的首站,还是在此将了解情况作一描述。
1.城堡
据《畿辅通志》载,长安岭“明初置丰峪驿,永乐九年筑城置戌,改今名(《雍正志》)。正统间,都督杨洪增修,周五里有奇,南、北二门(《宣府镇志》)。弘治三年增置守御千户所。”“其城东西跨岭,中通线道,旁径逼仄。居庸而外,北为重关之险。岭北旧有东山庙等堡,久废(《方舆纪要》)。”
据公路边山坡上的王家楼回族乡政府所立的一块简介碑写道:“长安岭明洪武初(1368年)称丰峪驿,于明永乐九年(1412年)筑城池定名长安驿。正统初年(1436年)都督杨洪石筑城墙高3丈、城楼4座,置城门2座,南门称‘迎恩’、北门称‘拱寰’,因城筑于长安岭上,取名长安岭。此城呈不规则橄榄形,东西城尖延伸山上好似凤凰展翅,故又名‘凤凰城’。明英宗正统十四年(1449年)瓦剌入侵,英宗亲征,8月在土木初掳,经长安岭北去。来年七月朝廷大臣李实到北国讲和,路经长安岭,留诗一首:盘旋直上长安岭,遍览驰驱路转赊;遥忆上皇经过日,几番回首望京华。”
初上长安岭坡顶,却见公路两侧与其他分水岭无异,爬上公路北侧的土坡,却见一棵古松华冠遮天,西侧山坡之顶也有一棵松树挺拔,再有便是一片刚刚耕作过的农田,此外便无其他两异。只是与田中的老乡交谈之后,仔细观察才发现田中东西横亘一道残土道,登上这道残墙才发现,顺着土墙向北东或向西北延伸,隐约可见墙基爬上两侧的峰尖。后来才知道这道土墙便是长安岭堡的南墙。
由于隔着一道小坡,此时我们并未发现长安岭村,顿生疑惑与不解,堡的北墙又位于何时呢?
离开了南墙,我们驱车拐过一道急弯,突然发现一堵堵城砖建成的院墙和村宅,立即停车进村观察,终于发现原来北墙便在村的北边,被拆毁也只剩下了残基,这道残基如果不与两侧山坡上的墙基痕迹相联系,估计很难找到。
分水岭上这条盘山道穿越长安岭堡南北,长安岭堡的砖墙也被彻底的毁坏。但如今的长安岭村中却几乎80%以上的墙体是用城砖所筑,宅墙、院墙、照壁、园墙、鸡舍、猪舍,随处可见堡子的城砖,也随处可见被丢弃的石构件。年长的老乡告诉我们,堡子的城墙何时被拆毁,连他们也不知,看样子长安岭堡被彻底毁掉的年代,至少也在解放以前或更早的时间了。
2.古遗迹
说完长安岭堡,最后不得不提这两棵松树的故事。据立于东侧松树下的一块碑中写道:古松树又名“凤凰冠”,树径1.0米,高15米,冠径30米,居怀来之最。栽于建城之初,有600年的历史。相传此树为守城一大将,在东西城尖上各有一株小松树为大将长子与次子。后因城内西侧又筑于内城墙一道,以此取代了西城尖的防守功能,次子自觉其作用贻无,心情郁闷,不久仙逝。如此说来,这三株古松树还演绎了一段辛酸的人命案。
顺便提一下,别看长安岭村位于海拔1360米的岭上,却是怀来县的蔬菜专业村,可我们却未见种植蔬菜的大棚,不知道此处蔬菜基地位于何处。
本贴最后一次由野人老J修改于2006-06-02 09:11:36
野人老J于
2006-06-02 09:10:25 发表在分类:
正在消失的古堡 中
(49256次点击) | 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