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 |
事件 |
时代 |
前656 |
鲁僖公四年,……齐侯陈诸侯之师,与屈完乘而观之。……齐侯曰:以此众战,谁能御之;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。屈完对曰:君若以德绥诸侯,谁敢不服。君若以力,楚国方城以为城,汉水以为池,虽众无所用之。《春秋左转正义》 | 楚成王十六年 |
前656 |
楚盛周衰,控霸南土,欲争强中国,多筑列城于北方,以逼华夏,故号此城为万城,或作方城。《水经注·汶水》 | 楚成王十六年 |
前656 |
叶,楚叶公邑。有长城,号曰方城。《汉书地理志》 | 楚成王十六年 |
前557 |
夏六月,晋荀偃、栾黡帅师伐楚,以报宋杨梁之役,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。楚败绩,晋师遂侵方城之外。《春秋左传正义》 | 楚康王三年 |
前555 |
晋侯沈玉济河,会于鲁济,寻溴梁之盟,同伐齐,齐侯御诸平阴……,平阴,齐地也,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。平阴城南有长城,东至海,西至济河,道所由名,防门去平阴三里,齐侯堑防门,即此。《水经注·济水》 | 鲁襄公十八年 |
前409 |
堑洛,城重泉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 | 秦简公六年 |
前404 |
韩景子、赵列侯及晋师伐齐,入长城。《水经注·汶水》 | 齐康公元年 |
前369 |
中山筑长城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| 赵成侯六年 |
前361 |
魏与秦接界。魏筑长城,自郑滨洛以北,有上郡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 | 魏惠王九年 |
前361 |
华州《禹贡》雍州之城,……春秋时为秦晋界邑。长城在州东七十二里,或说秦晋分境祠华岳,故筑长城……《史记》魏筑长城,自郑滨洛,今州东南三里魏长城是也。《元和郡县志》 | 魏惠王九年 |
前358 |
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。自亥谷以南,郑所城。《水经注·济水》 | 魏惠王十二年 |
前358 |
卷有长城,经阳武到密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 | 魏惠王十二年 |
前351 |
诸侯围我襄陵,筑长城塞固阳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 | 魏惠王十九年 |
前351 |
齐筑防以为长城。《水经注·汶水》 | 齐威王六年 |
前333 |
围魏黄,不克,筑长城《史记·赵世家》 | 赵肃侯十七年 |
前319 ~ 前301 |
齐宣王,乘山岭之上筑长城,东至海,西至济州,千余里,以备楚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 | 齐宣王元年~十九年间 |
前319 ~ 前301 |
泰山西有长城,缘河经泰山余一千里,至琅邪台入海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 | 齐宣王元年~十九年间 |
前311 |
张仪游说燕昭王:今大王不事秦,秦下甲云中、九原,驱赵而攻燕,则易水、长城非大王之有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 | 燕昭王元年 |
前311 |
易水又东屈关门城西南,即燕之长城门也。《水经注·易水》 | 燕昭王元年 |
前307 |
召楼缓谋曰:我先王,因世之变,以南藩之地,属阻漳、滏之险,立长城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| 赵武灵王十九年 |
前300 |
赵武灵王变俗胡服,习骑射,北破林胡、楼烦。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,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 |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|
前299 |
秦使将军戎攻楚,取新市。齐使章子,魏使公孙喜,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 | 楚怀王三十年 |
前284 ~ 前279 |
燕有贤将秦开,为质于胡,胡甚信之。归而袭破走东胡,东胡却千里。……燕亦筑长城,自造阳至襄平。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,以拒胡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 | 燕昭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 |
前272 |
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,有二子。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,遂起兵伐残义渠。于是秦有陇西、北地、上郡,筑长城以拒胡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 | 秦昭王三十五年 |
前265 |
赵将李牧驻守代郡、雁门备御匈奴,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,单于奔走。其后十余岁,匈奴不敢近赵边城。《史记·李牧列传》 | 赵孝成王元年 |
前215 |
秦已并天下,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,收河南。筑长城,因地形,用险制塞,起临洮,至辽东,延袤万里。于是渡河据阴山,逶迤而北,暴师于外十余年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 | 秦始皇三十二年 |
前214 |
坠坏城郭,决通川防,夷去险阻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 秦始皇三十三年 |
前214 |
秦因河为塞,筑四十四县城临河,徙谪戍以充之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 秦始皇三十三年 |
前214 |
西北斥逐匈奴。自榆中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以为四十四县,城河上为塞。又使蒙恬渡河高阙、阴山、北假中,筑亭障以逐戎人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 秦始皇三十三年 |
前213 |
秦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 秦始皇三十四年 |